成都心理咨询|校园霸凌现象频发,影视作品揭露其残酷真相
及早预测疾病,健康百年
有些人可能觉得校园欺凌离自己的日常生活太远了。或许他们只能在电视剧或者网络中才能接触到这些社会的阴暗面。
但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有28.3%的学生自述曾在校园内遭受过欺凌。截至目前,我国校园欺凌发生率高达32.4%,这意味着至少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在求学生涯中遭受过各种形式的欺凌。情况不容乐观。
娱乐方面,近年来,有关校园欺凌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从《少年的你》到《悲伤逆流成河》,从《猪王》到《妈妈别》 《哭泣》,以及今年热播的电视剧《黑暗荣耀》都是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血腥揭露。
影视剧中,受害者可以选择“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用“报复”来“报复”欺凌者当年的所作所为,发泄心中的愤怒;
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害者往往“无能为力”,因为欺凌者在选择目标时,通常会瞄准那些弱小、“看起来容易欺负”的人。学生被欺负后,要么忍气吞声,要么成为欺负其他同学的帮凶。
只有极少数人有勇气反抗。与此同时,他们还要承受别人的批评,被贴上“报复性”的标签,接受无时无刻不在的“受害者有罪论”论调。
为什么校园欺凌现象如此普遍?
尽管政府部门一直在努力向公众宣传校园欺凌的危害和防护措施,各类影视艺术作品也频频将“反校园欺凌”作为核心理念搬上大银幕,但“校园欺凌”一直是网络上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一直存在但从未停止”。
那么,为什么人们对校园欺凌现象一再出现深恶痛绝,其根源又是什么呢?
无论我们进化得多么“完美”,人类始终是自然的产物。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从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动物性的特质,比如暴力倾向、从众心理、本能冲动等。
自然界恪守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人类身上依然适用,而且表现手段更加精巧。
对于人类来说,越年轻,越容易受到动物本性的支配,越偏离理性。
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学生来说正是如此。当他们还年轻,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他们做事往往是出于情感和本能的控制,而不是理性思考的结果。 “做事不假思索”的结果就是突然遭遇。他们爱挖苦人,遇到问题时甚至会打架,而且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控制。
另外,如果家庭教育不当或缺失,教养方式不当,以及学校潜在的保护和纵容,很可能会让孩子体内的原始本能被无限放大,做出意想不到的言行。
许多恶霸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而且还以此为荣。他们觉得自己很强大,很出风头,这是“社会地位”的标志。
因此,在这种动物本性的控制下,人类,尤其是儿童青少年更容易将一些“特殊”或只是“看起来脾气很好”的人视为肢体殴打、言语侮辱、或个人的集体隔离。瞄准并欺负他们。
如何治愈校园欺凌的创伤
现实生活中,被欺凌者很少能够通过“以暴制暴”为自己讨回公道。即使手段再暴力,也难逃法律的制裁。
作为一个普通人,当你在校园里受到欺凌时,你该怎么做才能帮助自己摆脱魔掌、治愈创伤呢?
勇于表达自己并善待自己
面对不公正和欺凌,我们感到怨恨和不满是很正常的。
既然不满意,就应该发泄出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到欺负我们的人打我们、骂我们。当然,这也是杀敌八百自损千的不得已之举。如果做不到,还好,打不过对方,就会再次被对方打。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我们可以通过向父母、老师或其他社会力量寻求帮助,并向他们吐露真相来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此外,还可以采用情绪疏导的方法,比如在家里买一个沙袋,在上面写上霸凌者的名字,然后用拳打沙袋的方式发泄愤怒。
还可以培养一种爱好,如绘画、书法、下棋等,以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
通过诸如此类的间接方法,可以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宣泄压抑的情感,尽可能减轻痛苦。
提供自我鼓励和自我安慰
即使校园欺凌事件已经过去很长时间,我们的脑海中也难免会重演那可怕的一幕。
当负面记忆和情绪试图主宰我们的身心时,我们要做的就是拥抱和理解过去软弱无助的自己,告诉自己被欺负是欺负者的错,而不是我们自己的错。不管欺凌者最后是否受到了惩罚,也不管惩罚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都已经过去了,我们有机会拥抱新的明天,“是日”。
你要努力寻找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告诉自己,“你看,即使我可能不擅长社交,但我还有其他我擅长的事情,我也不是一无是处。”
我是“独特”而不是“奇怪”,就像世界上肯定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一样。我应该为自己的“独特”感到自豪,而不是整天为与众不同而焦虑。
积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受害者有罪”始终是一个谬论。被欺负不是我们的错。不要用“我很好”或者“我很好”来麻痹自己,也不要担心会给身边关心我们的人带来麻烦和麻烦。 、必要时应去找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咨询。在辅导员的帮助下,你可以客观地分析你过去的经历,解决你残留的疑虑,调整你的状态,让自己与过去和解。准备好迎接新的人生旅程。
“即使世界千疮百孔,希望依然存在。成长的痛苦阻挡不了未来的光明。世界很大,我们可以变得更好。”
无论过去的你多么不舍,都不要忘记努力前进。我相信,美好生活的曙光就在前方。 “年轻人不惧怕时间的流逝。”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