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心理咨询|中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文献综述与分析
(如何获取全文?欢迎:购买CNKI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该阅读器支持CAJ和PDF文件格式,但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 6 项
于宪平;陈艳;陈四光;中学生网络成瘾家庭因素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2年第05期
张雅婷;高健;苏海;天津市中学生情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分析[J];华文学校卫生; 2010年05月
任杰;张金利;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03期
严春梅;杨凤池;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特征及家长教育方法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学杂志; 2006年第09期
侯静;陈会昌;王正彦;李淼;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心理科学进展; 2002年第02期
王彩康;何志文;;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商的关系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2年第11期
【类似文件】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 30 项
李彦文;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第16期
陈永儒;胡佳佳;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05期
吴永林;网络成瘾青少年与普通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研究[J];学园; 2019年第15期
张国富;贾福军;徐明志;王建国;周振和;张云标;网络成瘾青少年性格及教养方式调查[J];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年第09期
胡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的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晚刊); 2009年第03期
郎彦;李恒芬;贾福军;初中生网络成瘾者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7年第11期
龙秋菊;青少年网络成瘾与教养方式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 2013年第10期
王新友;李恒芬;肖维霞;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06期
冯宝强;李莉;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及思想政治教育矫正研究[J];考试周报; 2012年第01期
10
陆欢;大学生网络成瘾、抑郁与孤独感的相关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8年第11期
11
刘鹏宇;黄跃升;邓凯宁;刘春娇;父母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情商的影响:学业成绩的调节和中介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07期
12
洪发辉;何秀梅;留守经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研究[J];大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
13
郭芳菲;高职护生情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菏泽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04期
14
赵丽君;浅谈思想政治教育在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应用[J];彩脂; 2012年第16期
15
黄芩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J];职业与健康; 2004年9月
16
李谦;浅析网络成瘾对当代大学生的危害及对策[J];彩脂; 2013年第26期
17 号
欧群辉;谭凤野;陆成; “网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J];企业家世界(理论版); 2011年第08期
18
薛芳;齐玉龙;张静;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一般护理; 2009年第20期
19
于爱军;中学生家庭环境、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的关系[J];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06期
20
乔婷;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反思与路径探索[J];现代传播; 2019年第12期
21
耿勤;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预防[J];科技信息(科学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35期
22
曾向阳;谭红专;张金强;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华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年第03期
23
罗小年;李艳;;网络成瘾是一种精神障碍吗?[J];临床精神病学杂志;2010年第03期
24
马艳红; “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J];时代人物; 2008年第9期
25
刘凌云;大学新生网络成瘾人格特征研究[J];彩脂; 2015年第10期
26
侯豆豆;网络成瘾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 2013年第09期
27
徐茶莲;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原因及预防措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年第01期
28
董海宁;;小组工作在青少年网络成瘾干预中的应用[J];社会工作;2006年第12期
29
朱丹;龚正霞;浅谈“网络成瘾”[J];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04期
30
霍淼;邹蕾;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 30 项
贾俊璞;张世济;吴恩海; 3例网络成瘾案例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03年
郭金华;梅松丽;主观幸福感、网络成瘾与自我控制关系研究[A];第十五次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C]; 2012年
郭思平;于宪平;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治疗中的重要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5年
黄海;于丽;网络成瘾干预研究进展[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7年
曾荣;邹红;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 2009年
卢一平;情绪调节在教养方式与青少年孤独感之间的中介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C]; 2007年
勤勤;熊开新;耿福雷;张兰;童年期养育方式与成年期失眠、攻击行为的关系——基于生命历程发展视角的横断面研究[A];第25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体展览报告[C]; 2023年
苏瓦勋;林德坤;易振南;尼格拉·阿赫马提江;韩卓;王干东;儿童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动态特征及其与教养方式的关系[A];第25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联展报告[C]; 2023年
安伟华;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体育参与的关系[A]; 2023年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2)[C]; 2023年
10
项俊;高嘉;郭克瑞;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国青少年运动员精神疾病耻辱感的影响:自尊与心理弹性的链式中介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23
11
施福涛;冯艳;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适应能力的影响:人格的中介作用[A];第24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C];2022年
12
刘牧臣;吴克印;金如雪;肖彩阳;季素荣;;成都市中小学生抑郁、焦虑症状家庭影响因素分析[A];第24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 ;2022年
13
刘牧臣;金如雪;吴克印;肖彩阳;季素荣;成都市中小学生校园欺凌与抑郁的相关性[A];第24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 2022年
14
周璐;孔繁昌;徐芳;周宗奎;父母消极教养与青少年手机成瘾: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24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C]; 2022年
15
杨雨萌;刘倩文;王振红;青少年养育方式与一般压力反应症状:性格优势与压力感知的多重中介效应[A];第24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 2022年
16
杨雨萌;邓林园;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科技成瘾行为关系的元分析[A];第24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C];2022年
17 号
赵明玉;洪新伟;陈艳玲;刘沉;张琳;养育方式与亲欺凌行为的关系:同侪群体的作用[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上)[C]; 2021年
18
陆爽;黄卓庆; 3-6岁亲子依恋与共情关系研究——教养方式的中介作用[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上)[C]; 2021年
19
李瑞晶;邱彩霞;丁宁;陈四爱;聂彦刚;父母情感温暖对儿童青少年学校参与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上)[C]; 2021年
20
刘媛媛;史长军;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利他行为的影响:自尊与共情的链式中介作用[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上)[C]; 2021年
21
高红雷;马艳红;余秋月;父母教养方式与体育亲反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心理学分会)[C]; 2022年
22
黄家豪;越秀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项目合同[A];第十三届广州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集锦[C]; 2022年
23
曹朗华;学龄前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A];广东省教育学会2019-2020年度学术成果征集[C];2020
24
梁雨馨;高荣芬;陈伟;中国幼儿家长简式教养方式量表(PS-7)的信度、效度及测量不变性[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21年)
25
倪冰;李晓茹;情感自主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教养方式的调节作用[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下)[C]; 2021年
26
曹俊生;尹忠泽;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人格与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下)[C]; 2021年
27
傅政;肖海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人格的中介作用[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下)[C]; 2021年
28
吴艳琴;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拒绝敏感性的中介作用[A];第23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下)[C]; 2021年
29
唐光荣;董洁;张文娟;大学生强迫倾向特征及其与述情障碍、教养方式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3年
30
王晓琴;徐爱珠;张建灿;王晓霞;农村贫困女孩人格与教养方式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 2014年
中国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 6 项
陈英敏;初中生害羞的结构、特征及遗传和环境对初中生害羞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
李楠;排球队情绪智力结构及影响因素[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曹凤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脑功能成像及群体心理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
罗江洪;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特征及神经递质和微量元素水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郑思明;青少年健康网络行为的结构及影响因素[D];首都师范大学;
刘军;网络成瘾机制的神经影像学研究[D];中南大学;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 30 项
吴静;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湖北大学;
欧阳世轩;父母教育方式、情商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王海华;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
高升;大学生成就动机、情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及相互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
李希伟;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
张英蕾;青少年自主、自尊与养育方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
李龙辉;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
任泽新;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独立人格的关系[D];喀什大学;
李莉;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赣南师范学院;
10
李玉杰;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症状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
11
张强;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西北大学;
12
彭欣;教养方式与自爱:共情与宽恕的链式中介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
13
梁秋霞;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华西师范大学;
14
赵先文;大学生教养方式与智能手机成瘾:美德与主观幸福感的序列中介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
15
朴川;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云南大学;
16
严淼;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校适应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
17 号
张旋;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天津师范大学;
18
冉晓莉;小学高年级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与自尊的关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19
孙爽;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延边大学;
20
白玲玉;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研究[D];延边大学;
21
马印奇;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
22
程慧丽;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应对方式、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3
胡婷婷;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4
于冬梅;农村儿童教养方式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5
邢涛;;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6年
26
吴传杰;初中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7
李明月;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
28
王其平;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宽恕感的影响及机制[D];上海师范大学;
29
李林业;青少年网络成瘾、教养方式与情商的关系[D];沉阳师范大学;
30
魏锦红; 3~5岁儿童教养方式、执行功能与同伴互动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中文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上一篇 1 篇文章
;“情商”十年[N];中国教师报;2005年
如果遇到心理困扰,可以随时联系爱己心理,遇见爱己,开始爱己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