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安慰:不是同情而是「共情」


LOVE YOU SELF


既然往事已不可追,那就记得那些美好的继续往前走

 —— 爱己 




1. 为什么“同情”有时让人更难受?

我们都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 失恋时,朋友说:“别难过了,下一个更好。”

● 工作受挫时,家人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看开点。”

● 生病时,同事说:“多喝热水,好好休息。”

这些回应看似关心,却常常让人感到不被理解,甚至更加孤独。因为“同情”的本质是居高临下的安慰,而“共情”才是真正走进对方世界的桥梁。



2. 同情 vs. 共情: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同情(Sympathy) 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对别人的遭遇表示遗憾或怜悯,比如:

● “你真可怜。”

● “我为你感到难过。”

共情(Empathy) 则是放下自己的评判,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比如:

● “这件事一定让你很难受吧?”

● “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但我愿意听你说。”

同情像隔岸观火,共情是并肩同行。



3. 如何做到真正的共情?

(1)先倾听,而不是急着给建议

当别人倾诉时,我们常常本能地想“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对方需要的只是被听见、被理解。试着说:

● “听起来你真的很难过,愿意多聊聊吗?”

● “这件事对你影响很大吧?”


(2)接纳情绪,而不是否定感受

不要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别想太多”,而是承认对方的感受:

● “换作是我,可能也会很沮丧。”

● “你的感受是合理的。”


(3)用行动表达支持

共情不仅是语言,更是行动:

● 一个拥抱

● 默默陪伴

● 一句“我在这里”



4. 共情的力量:让关系更深刻

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说:“共情是理解另一个人的独特世界,仿佛你就是他,但从不失去‘仿佛’。”


真正的安慰不是让对方“快点好起来”,而是允许TA在脆弱时被接住。当我们学会共情,不仅能治愈他人,也能让自己成为更温暖的人。



下次当身边的人陷入低谷,试着放下“同情”,用“共情”去靠近TA的心。因为真正的安慰,不是告诉别人“一切都会好”,而是陪着TA,在黑暗里坐一会儿。


💬 你有过被真正共情的经历吗?欢迎留言分享~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冯老师

从业19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


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压抑|恐惧|创伤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等


亲密关系:

两性关系|婚姻矛盾|出轨|沟通问题等


青少年心理:

亲子关系|叛逆厌学|学业压力|自卑自闭|家庭教育等


个人成长:人格问题|人际关系|人生探索|原生家庭疗愈等


 李老师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 首页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