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大学之后,一位母亲的焦虑!
成都专业心理咨询师推荐|爱己心理 爱 己 LOVE YOU SELF 当你不再执着于向外界证明自己的时候 你才能看见真正的自己。 空巢期的突然降临 "妈,我走了,到学校再联系!" 望着孩子拖着行李箱走进安检口的背影,李妈妈站在原地,久久没有离开。直到孩子的身影完全消失,她才意识到——这个每天在身边叽叽喳喳的孩子,真的要开始独立生活了。 回家后,看着突然安静下来的房子,李妈妈心里空落落的。孩子的房间还保持着离开时的样子,书桌上留着没喝完的半瓶矿泉水,床上是随手扔下的睡衣。她坐在孩子的床边,突然泪如雨下。 这是无数中国父母正在经历的真实场景。孩子上大学,本是值得庆祝的事,却让许多母亲陷入前所未有的焦虑: · "孩子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 "会不会遇到坏人?" · "学习跟不上怎么办?" · "要是谈恋爱受伤害了怎么办?" 这些担忧日日夜夜萦绕在心头,让本该享受轻松的空巢期,变成了焦虑的煎熬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被忽视的群体——大学生父母的焦虑困境。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焦虑? 1. 角色转换的阵痛 从孩子出生起,母亲这个角色就占据了我们生活的中心。18年来,我们习惯了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突然之间,这个"职业"被强制退休了,这种身份丧失感会让人无所适从。 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空巢综合征"(Empty Nest Syndrome),主要表现为失落、孤独、焦虑等情绪。研究表明,约有60%的父母在孩子离家后会经历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 2. 过度保护的惯性 我们这一代父母,可能是历史上最"尽职"的一代: · 每天变着花样准备营养餐 · 风雨无阻地接送补习班 · 事无巨细地打理生活琐事 这种全方位的保护,在让孩子享受周到照顾的同时,也让我们形成了强烈的被需要感。当这种需求突然消失,自然会感到失落。 3. 对未知的恐惧 大学校园对父母来说是个"黑箱": · 孩子每天在做什么? · 交了什么朋友? · 有没有好好学习? · 生活费够不够用? 这种信息不对称放大了我们的担忧。就像网友调侃的:"孩子在大学里失联的程度,堪比人间蒸发。" 那些说不出口的担忧 在与多位空巢期妈妈的深入交流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共性焦虑: 1. 生活能力焦虑 "我家孩子连袜子都不会洗,在学校会不会一个月都不换床单?" "他从来不会自己买水果,会不会缺乏维生素?" 2. 社交焦虑 "性格这么内向,会不会交不到朋友?" "万一遇到校园霸凌怎么办?" 3. 学业焦虑 "高中全靠老师家长盯着,现在没人管了会不会挂科?" "选的专业到底适不适合?将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4. 安全焦虑 "晚上会不会去酒吧?" "网约车安不安全?" "会不会遇到电信诈骗?" 5. 情感焦虑 "要是谈恋爱遇到渣男/渣女怎么办?" "失恋了会不会想不开?" 这些担忧看似琐碎,却真实地困扰着无数父母。一位妈妈说出了心声:"不是不信任孩子,是不信任这个世界。" 过度焦虑的负面影响 虽然关心孩子是人之常情,但过度的焦虑可能会带来反效果: 1. 影响亲子关系 每天十几个未接来电 微信必须秒回 时不时要求视频查岗 这些行为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导致他们刻意减少联系,形成恶性循环。 2. 阻碍孩子成长 大学是培养独立人格的关键期。如果父母事事插手,孩子就失去了试错和成长的机会。 3. 损害自身健康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会导致: · 失眠 · 食欲不振 · 情绪低落 甚至诱发抑郁症状 如何缓解空巢焦虑? 1. 重新定义亲子关系 从"照顾者"转变为"守望者": ✔️ 把决定权还给孩子 ✔️ 把担心转化为信任 ✔️ 把控制变成支持 记住:爱的终极目的是分离。 2. 培养新的生活重心 · 重拾年轻时的爱好 · 参加兴趣班 · 规划夫妻二人世界 · 开始健身或旅行 一位妈妈分享:"报了油画班后,我才发现原来生活可以这么充实。" 3. 建立适度的联系规则 与孩子约定: · 每周固定时间视频(如周日晚上) · 紧急情况随时联系 · 日常小事不必事事报备 这样既保持联系,又给予空间。 4. 练习"积极的消极" 对于可能的"坏事",可以这样想: · 衣服堆一周才洗?→ 学会了自己安排生活 · 偶尔吃泡面?→ 体验不同生活方式 · 挂科了?→ 学会面对挫折 有些跟头,必须亲自摔过才会成长。 5. 寻找支持群体 加入"空巢父母"交流群,你会发现: · 大家的担忧都差不多 · 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 · 过来人的经验很治愈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 看着朋友圈里其他家长晒孩子的大学生活,王妈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曾经以为是我在照顾你,现在才明白是你在成全我。这18年,你让我体验了无条件付出的快乐,也让我懂得了适时放手的智慧。你展翅高飞的样子,才是我最想看到的风景。" 这或许就是为人父母最深刻的领悟:爱不是紧紧握住,而是轻轻托起。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 赵老师 从业10年,咨询经验5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心理顾问 执业中药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等;家庭教育、家庭系统治疗等; 成人心理咨询: 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职业规划;危机干预;失眠;哀伤处理等; 病症恢复期心理疗愈: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个人成长: 心灵成长、自我关爱与赋能、情绪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提升、亲密关系建设、生涯规划等。 ◈ 冯老师 从业19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 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压抑|恐惧|创伤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等 亲密关系: 两性关系|婚姻矛盾|出轨|沟通问题等 青少年心理: 亲子关系|叛逆厌学|学业压力|自卑自闭|家庭教育等 个人成长:人格问题|人际关系|人生探索|原生家庭疗愈等 ◈ 李老师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