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可以看到最蓝的天去拥抱最温暖的风
看到最亮的星星最温暖的月光都撒在最好的你身上
1. 为什么越奖励,越不想工作?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 公司设定高额奖金,员工反而失去动力;
· 自己为了赚钱拼命加班,却越来越厌倦工作;
· 兴趣变成职业后,反而不再热爱……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德西效应”(Deci Effect)。
1971年,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Edward Deci)做了一个经典实验:他让两组学生玩拼图游戏,一组有报酬,一组没有。结果发现,拿到报酬的学生,一旦停止奖励,就不再愿意玩拼图;而没拿报酬的学生,反而一直保持兴趣。
德西得出结论:当外部奖励(如金钱、表扬)取代了内在动机(如兴趣、成就感),人们反而会失去做事的动力。
这个效应,恰恰解释了现代职场的一个怪象——我们越是为了钱工作,就越容易厌倦工作。
2. 工作的意义,被金钱偷走了
现代社会,工作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被赋予了太多额外期待:
· “高薪=成功”——钱越多,工作越有价值;
· “躺平可耻”——不拼命,就是不上进;
· “副业刚需”——主业不够,还得斜杠赚钱……
结果呢?
· 很多人上班像“上坟”,每天靠咖啡续命;
· 薪资涨了,幸福感却没增加;
· 甚至出现“职业倦怠”(Burnout),彻底失去动力。
问题出在哪?我们误以为“工作=赚钱”,却忘了工作本身的意义。
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当金钱成为唯一目标,工作就变成了交易,而非创造。
3. 为工作而工作,才是长久动力
那些真正热爱工作的人,往往不是为钱而做,而是“为工作而工作”。
比如:
· 乔布斯说:“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他追求的是极致产品,而非市值;
· 马斯克即便面临破产,仍坚持造火箭,因为他相信“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
· 普通职场人中,也有许多人因为热爱设计、编程、写作,而持续精进,最终脱颖而出。
他们的共同点是:工作本身,就是回报。
4. 第三件不能纵容的事:物质勒索
典型表现
· "不买玩具我就不回家"
· "不给手机我就不写作业"
· "不答应就绝食/自残"
严重后果
▶ 物欲膨胀: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难满足
▶ 情感勒索:用极端方式控制父母
▶ 价值观扭曲:认为所有东西都可以靠闹得到
正确做法
✅ 事前约定购物规则
✅ 面对勒索保持冷静,不妥协
✅ 引导用正确方式表达需求
关键点:第一次让步,就会有无数次妥协。
如何找回工作的内在动力?
(1)找到“心流”状态
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心流”(Flow)——当人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时,会进入一种忘我的愉悦状态。
· 程序员调试代码时的专注;
· 设计师完成作品时的满足;
· 销售谈成客户时的成就感……
这些时刻,钱不是目的,而是副产品。
(2)设定“自我认可”的目标
不要只盯着KPI,试试:
· “今天我要比昨天进步一点”
· “这个方案,能不能让我自己满意?”
· “如果没钱,我还愿意做这件事吗?”
当你的标准来自内心,而非外界,工作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3)把工作当成“修炼”
日本“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捏了一辈子寿司,他说:“一旦你决定好职业,就必须全心投入,爱自己的工作,穷尽一生磨炼技能。”
工作,其实是一场修行。
· 程序员在debug中修炼耐心;
· 销售在拒绝中磨炼韧性;
· 管理者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共情……
当你把工作视为成长,而非交易,它就不再是负担。
工作本应是一场自由的选择
德西效应提醒我们:真正的动力,来自内心。
· 如果只为钱工作,你会变成“高薪奴隶”;
· 但如果为热爱工作,你会成为“自我主宰”。
所以,不妨问自己:
“如果没有报酬,我还会做现在的工作吗?”
如果你的答案是“会”,恭喜,你找到了真正的职业意义。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会”,或许,是时候重新思考:
你究竟是在为钱工作,还是在为自己工作?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从业10年,咨询经验5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心理顾问
执业中药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等;家庭教育、家庭系统治疗等;
成人心理咨询:
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职业规划;危机干预;失眠;哀伤处理等;
病症恢复期心理疗愈: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个人成长:
心灵成长、自我关爱与赋能、情绪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提升、亲密关系建设、生涯规划等。
从业19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
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压抑|恐惧|创伤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等
亲密关系:
两性关系|婚姻矛盾|出轨|沟通问题等
青少年心理:
亲子关系|叛逆厌学|学业压力|自卑自闭|家庭教育等
个人成长:人格问题|人际关系|人生探索|原生家庭疗愈等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