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想努力去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在育儿这条路上,每个父母都希望能培养出优秀、独立、幸福的孩子。但如何才能真正做到科学育儿?心理学博士的育儿方式,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今天,我们分享一位心理学博士的育儿经验,看看他是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儿子健康成长,并培养出高情商、高自律的孩子。
情绪管理:先接纳情绪,再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在孩子哭闹、发脾气时,第一反应是制止:“别哭了!”“有什么好生气的?”但心理学博士的做法不同。
他的儿子小时候有一次因为玩具被抢而大哭,他没有说“男子汉不能哭”,而是蹲下来,轻声说:“你现在很生气,对吗?因为你的玩具被拿走了。”
孩子愣了一下,点点头。他继续说:“如果是我的东西被抢走,我也会很难过。你想哭就哭一会儿,爸爸陪着你。”
等孩子情绪平复后,他才问:“那我们现在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样做?
· 情绪被接纳的孩子,更愿意表达自己。如果父母否定孩子的情绪(“这有什么好哭的”),孩子会认为“我的感受不重要”,久而久之,可能变得压抑或易怒。
· 先共情,再引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孩子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时,他们更容易冷静下来,并学会用更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普通家长:制止情绪 → 孩子压抑或爆发
心理学博士:接纳情绪 → 引导解决问题 → 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自律培养:从小建立“有限选择”
很多父母苦恼于孩子写作业拖拉、不爱整理房间。心理学博士的方法是:给孩子“有限选择”,而不是命令。
比如,儿子不想写作业时,他不会说:“赶紧写!不然别想玩!”而是问:
· “你想先写数学还是语文?”
· “你想现在写,还是10分钟后写?”
儿子通常会选一个,然后开始行动。
为什么这样做?
· 选择权让孩子感觉被尊重,减少对抗心理。
· 有限选择避免孩子陷入“无限拖延”。如果问“你什么时候写作业?”,孩子可能说“待会儿”,然后一直拖。但给出具体选项,能推动孩子行动。
普通家长:命令 → 孩子抵触 → 亲子对抗
心理学博士:给选择 → 孩子自主决定 → 更愿意配合
挫折教育:不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教他思考
孩子遇到困难时,很多家长会立刻帮忙:“我来!”但心理学博士会先问:“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有一次,儿子拼乐高时遇到困难,急得摔玩具。他没有直接帮忙,而是说:
· “这个部分确实有点难,你要不要看看说明书?”
· “如果换一种拼法,会不会更容易?”
最终,儿子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法,兴奋地说:“爸爸,我做到了!”
为什么这样做?
· 直接替孩子解决问题,会剥夺他的思考机会。孩子会依赖父母,遇到困难就退缩。
· 引导孩子自己想办法,能培养抗挫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普通家长:替孩子解决 → 孩子依赖性强
心理学博士:引导思考 → 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奖励机制:不滥用物质奖励,强化内在动力
很多家长用“考100分就买玩具”来激励孩子,但心理学博士很少这样做。
他的儿子有一次考试进步很大,妈妈高兴地说:“奖励你一个玩具!”他却摇摇头,对儿子说:“这次考试你比上次更认真,爸爸为你骄傲。”
然后,他问儿子:“你觉得这次进步的原因是什么?”
儿子想了想说:“因为我每天多复习了半小时。”
他点点头:“看来努力真的有用,对吗?”
为什么这样做?
· 物质奖励短期有效,但会削弱内在动力。孩子可能为了奖励而学习,而不是因为喜欢学习。
· 强调努力和成长,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更愿意主动努力。
· 普通家长:物质奖励 → 孩子为奖励而行动
· 心理学博士:肯定努力 → 孩子因成就感而主动进步
亲子沟通:少说“不要”,多说“可以”
很多父母习惯用否定式教育:
· “不要跑!”
· “不要吵!”
· “不要玩手机!”
但心理学博士发现,大脑对“不要”的指令反应较差。比如我说“不要想一只白熊”,你反而满脑子都是白熊。
所以,他会用正面语言替代:
· “我们慢慢走。”(而不是“不要跑”)
· “小声一点哦。”(而不是“不要吵”)
· “手机时间到了,我们来玩积木吧!”(而不是“不要玩手机”)
为什么这样做?
· “不要XX”会让孩子更关注被禁止的行为(比如“不要吵”反而让孩子更想闹)。
· 正面指令更清晰,孩子更容易配合。
普通家长:“不要吵!” → 孩子继续闹
心理学博士:“我们小声说话” → 孩子调整行为
尊重孩子的“无聊时间”
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闲着”,总想安排各种活动。但心理学博士允许儿子有无聊的时间。
有一次,儿子说:“爸爸,我好无聊。”他没有立刻提议“去画画/看书”,而是说:“无聊也挺好的,说不定你会想到有趣的事。”
结果,儿子自己找来纸笔,画了一幅画,还编了个故事。
为什么这样做?
· 无聊是创造力的催化剂。孩子需要在“无事可做”时,学会自己找乐子,而不是依赖外界刺激。
· 总被安排的孩子,容易失去自主性。
· 普通家长:填满孩子所有时间 → 孩子依赖外部安排 · 心理学博士:允许无聊 → 孩子发展创造力和自主性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从业10年,咨询经验5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心理顾问
执业中药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等;家庭教育、家庭系统治疗等;
成人心理咨询:
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职业规划;危机干预;失眠;哀伤处理等;
病症恢复期心理疗愈: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个人成长:
心灵成长、自我关爱与赋能、情绪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提升、亲密关系建设、生涯规划等。
从业19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
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压抑|恐惧|创伤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等
亲密关系:
两性关系|婚姻矛盾|出轨|沟通问题等
青少年心理:
亲子关系|叛逆厌学|学业压力|自卑自闭|家庭教育等
个人成长:人格问题|人际关系|人生探索|原生家庭疗愈等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