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什么就去做!不要觉得能把每件事都做得完美!”
—— 爱己
“中午吃什么?”——一个让无数人崩溃的难题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 站在奶茶店前,纠结10分钟还是不知道选哪款;
· 网购时反复对比,结果最后什么都没买;
· 甚至早上穿什么衣服,都能耗掉半小时……
选择困难症,看似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它消耗的不仅是时间,还有我们的精力。每次纠结,都在无形中增加心理负担,甚至导致拖延和焦虑。
今天分享3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帮你快速做决定,不再被“选择困难”拖累!
方法1:设定“默认选项”,减少决策消耗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每天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如果在小事上耗费太多精力,重要决策时就会力不从心。
✅ 解决方法:
· 提前设定“默认选择”:比如固定一家午餐店、几套穿搭模板,减少日常琐事的决策压力。
· 给自己设限:比如网购时,只给自己5分钟做决定,时间一到就选第一个看中的。
例子:
扎克伯格和乔布斯常年穿同款衣服,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选择,把精力留给重要的事。
方法2:用“10-10-10法则”衡量长期影响
选择困难的核心,往往是害怕选错。但事实上,大多数选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 解决方法:
在做决定前,问自己3个问题:
1.10分钟后,这个选择会带来什么影响?
2.10个月后,我还会在意这个选择吗?
3.10年后,这个选择还重要吗?
例子:
· 纠结“要不要换工作?” → 10年后,你可能已经换了不止一次,关键是你是否在成长。
· 纠结“买A还是B?” → 10个月后,你可能根本不记得这次购物。
这样一想,很多选择其实没那么致命,大胆决定就好!
方法3:用“最小可执行方案”打破完美主义
选择困难的人,往往有完美主义倾向,总想选“最好的”,结果反而迟迟无法行动。
✅ 解决方法:
· 接受“够好就行”,而不是“必须完美”。
· 先试错,再调整:比如不知道哪个课程适合你?先选一个上两节,不合适再换。
例子:
· 想运动但纠结选瑜伽还是跑步?先试一周跑步,再试一周瑜伽,比空想半年更有效。
不知道选哪本书?随便拿一本读10页,不喜欢再换。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行动比纠结更有价值。
总结:3个方法,告别选择困难
1.设定“默认选项” → 减少日常琐事的决策消耗
2.“10-10-10法则” → 用长期视角看待选择,降低焦虑
3.“最小可执行方案” → 先行动,再优化,打破完美主义
选择困难不是性格缺陷,而是一种可以优化的思维习惯。 下次再纠结时,试试这些方法,你会发现:做决定,其实可以很轻松! 💡
你也有选择困难的时候吗?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应对妙招!👇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从业10年,咨询经验5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心理顾问
执业中药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等;家庭教育、家庭系统治疗等;
成人心理咨询:
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职业规划;危机干预;失眠;哀伤处理等;
病症恢复期心理疗愈: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个人成长:
心灵成长、自我关爱与赋能、情绪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提升、亲密关系建设、生涯规划等。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从业20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四川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
国际注册高级职业培訓師
音乐治疗师
精神症心理咨询:抑郁症|焦虑症|危强迫症|自杀危机干预等
情感问题干预:信任重建|相处能力提升|沟通技术等
亲子关系咨询:亲子沟通|叛逆|代际冲突等
心理成长咨询:建立自信|心理复原力|提高心理耐受力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