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困境终将成为过去,
而你已经具备应对它的能力。
专注力危机:孩子的注意力去哪儿了?
"我家孩子写作业不到5分钟就走神!"
"上课总是东张西望,老师说他坐不住。"
"玩手机能专注一小时,看书却坚持不了10分钟……"
这些抱怨,几乎成了现代家长的共同困扰。专注力,似乎成了稀缺资源。
研究显示,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平均专注时长比20年前的孩子下降了40%(微软研究数据)。而另一项调查发现,
90%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专注力不足,但其中80%的家长却在无意中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家长的无心之过:这些行为正在毁掉孩子的专注力
(1)过度干扰:"别这样!别那样!"
孩子正专注搭积木,家长突然插话:"这个不是这样放的!" 孩子写作业时,妈妈每隔5分钟进来问:"要不要喝水?吃水果吗?"
每一次打断,都在切割孩子的注意力。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当孩子专注时,大脑会进入"心流"状态,而频繁干扰会强制退出这种状态,长期下来,孩子的专注力会变得碎片化。
(2)电子设备滥用:手机是专注力的头号杀手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沉迷手机,却忘了:孩子最初接触电子设备,往往是家长主动递过去的。
"吃饭时给孩子看动画片,他就能安静。"
"忙的时候扔个平板,孩子就不吵了。"
这些"省事"的做法,让孩子习惯了高频刺激、快速切换的娱乐模式,自然难以适应低刺激的学习任务。
(3)过度安排:没有留白的时间
孩子的日程被补习班、兴趣班填满,甚至连玩耍都被"结构化"(如乐高课、编程课)。没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孩子就失去了自主专注的机会。
心理学研究发现,无聊是创造力和深度思考的催化剂,而现在的孩子,连"发呆"的时间都被剥夺了。
(4)家长自身示范:你自己能专注吗?
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在旁边刷短视频;
家庭聚餐时,大人手机不离手;
答应陪孩子玩,却总是心不在焉……
孩子是通过模仿学习的,如果家长自己都无法专注,又如何要求孩子?
如何真正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1)减少干扰,给孩子"沉浸式"时间
✅ 孩子专注玩耍、阅读时,除非被邀请,否则不打断。
✅ 写作业时,一次性提供所有必需品(水、文具等),避免频繁进出房间。
✅ 设立"免打扰时段",全家一起执行(如晚饭后1小时无电子设备)。
(2)重建低刺激环境
✅ 限制电子屏幕时间,尤其是短视频、快节奏游戏。 ✅ 增加纸质阅读、拼图、积木等低刺激活动,让孩子适应"慢节奏"专注。
✅ 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自然环境的柔和刺激能有效修复注意力。
(3)允许无聊,激发内生专注力
✅ 每天留出30分钟自由时间,让孩子自己决定做什么(哪怕发呆)。
✅ 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当孩子说"好无聊"时,试着回答:"那你想想能做点什么?"
(4)家长以身作则
✅ 陪孩子时,放下手机,真正投入(哪怕只有15分钟)。
✅ 展示你的专注时刻,比如:"妈妈现在要专心工作1小时,我们之后再说。"
专注力不是"训练"出来的,而是"保护"出来的
市面上有很多"专注力训练班",但真正的专注力,不是靠机械练习获得的,而是在安全、自由的环境中自然生长的能力。
孩子的专注力,像一棵幼苗。
过度干预,它会枯萎;
适当守护,它自会茁壮成长。
从今天起,试着少一点干扰,多一点信任,或许你会发现:
不是孩子"不能专注",而是我们从未给过他们专注的机会。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从业10年,咨询经验5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心理顾问
执业中药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等;家庭教育、家庭系统治疗等;
成人心理咨询:
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职业规划;危机干预;失眠;哀伤处理等;
病症恢复期心理疗愈: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个人成长:
心灵成长、自我关爱与赋能、情绪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提升、亲密关系建设、生涯规划等。
从业19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
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压抑|恐惧|创伤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等
亲密关系:
两性关系|婚姻矛盾|出轨|沟通问题等
青少年心理:
亲子关系|叛逆厌学|学业压力|自卑自闭|家庭教育等
个人成长:人格问题|人际关系|人生探索|原生家庭疗愈等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