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困境终将成为过去,
而你已经具备应对它的能力。
专注力,决定孩子的未来竞争力
"我家孩子写作业总是坐不住,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玩橡皮……"
"老师反映他上课走神,小动作特别多,成绩一直上不去。" "跟小伙伴玩也总是三分钟热度,人缘也不太好……"
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都指向同一个关键能力——专注力。
脑科学研究表明,专注力强的孩子,不仅学习效率高,记忆力更好,情绪管理、社交能力也更强。相反,专注力差的孩子,容易分心、拖延,甚至因为"坐不住""爱插话"而被同伴排斥。
但你知道吗?孩子的专注力,常常是被家长无意中破坏的!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最毁专注力的3件事,看看你中招了吗?
第一件:频繁打断——专注力的"隐形杀手"
场景重现:
· 孩子正在搭积木,家长突然说:"这个房子不是这样搭的,应该……"
· 孩子写作业时,妈妈每隔10分钟进来问:"饿不饿?要不要吃水果?"
· 孩子看书正入迷,爸爸大声喊:"别看了,过来帮忙!"
为什么这会破坏专注力?
心理学研究发现,孩子专注时,大脑会进入"心流"状态(一种高度专注且愉悦的心理状态)。而每一次打断,都会强制大脑退出这种状态,需要至少15分钟才能重新进入。长期被打断的孩子,专注力会越来越碎片化。
正确做法:
✅ 除非紧急情况,否则不主动打断(比如孩子自己玩、写作业、阅读时)。
✅ 提前满足需求(写作业前问:"需要喝水或上厕所吗?接下来半小时我们不打扰你。")。
✅ 用非语言信号沟通(如轻拍肩膀,等孩子抬头再说话)。
第二件:电子设备滥用——专注力的"慢性毒药"
场景重现:
· 吃饭时给孩子看动画片,"这样他就能安静吃饭"。
· 家长忙工作时,扔个平板给孩子:"自己玩会儿,别吵我。"
· 孩子哭闹时,用手机游戏当"安抚工具"。
为什么这会破坏专注力?
神经科学证实:短视频、快节奏游戏会重塑孩子的大脑——
· 让孩子习惯高频刺激,对低刺激的学习失去耐心;
· 导致注意力切换成瘾(平均3秒就要换内容);
· 降低延迟满足能力(无法忍受"慢慢获得成就感"的过程)。
正确做法:
✅ 严格控制屏幕时间(2岁以下避免电子屏,6岁以下每天≤30分钟)。
✅ 用低刺激活动替代(如积木、拼图、户外运动)。
✅ 家长以身作则(不在孩子面前无节制刷手机)。
第三件:过度包办——专注力的"温柔陷阱"
场景重现:
· 孩子刚尝试自己穿鞋,家长马上蹲下:"太慢了,我来帮你!"
· 孩子做题遇到困难,家长立刻给出答案:"这么简单都不会?"
· 孩子的日程被兴趣班填满,几乎没有自由玩耍时间。
为什么这会破坏专注力?
专注力的本质是主动投入+克服困难的过程。如果家长总是:
· 替孩子解决问题 → 孩子失去专注攻克挑战的能力;
· 安排所有活动 → 孩子失去自主专注的机会。
正确做法:
✅ 允许孩子"慢"和"犯错"(如自己系鞋带10分钟也不催促)。
✅ 用提问代替代劳("你觉得下一步该怎么做?")。
✅ 每天留出1小时自由时间(让孩子决定怎么玩)。
专注力修复计划:3周见效的实用方法
第一周:减少干扰
· 在家设立"专注角"(无电子设备的安静空间)。
· 全家遵守"不打断规则"(如挂"请勿打扰"牌子)。
第二周:重建注意力
· 每天15分钟"单一任务时间"(如只拼图或只画画)。
· 玩"听觉专注游戏"(如听钟表滴答声1分钟不说话)。
第三周:巩固习惯
· 记录"专注里程碑"(如"今天自己读了20分钟书")。
· 逐步延长专注任务(从15分钟到30分钟)。
专注力,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孩子的专注力不是"管"出来的,而是"护"出来的。
当我们少一点打断,多一点信任;
少一点电子保姆,多一点陪伴互动;
少一点包办代替,多一点耐心等待……
你会发现,那个"坐不住"的孩子,
其实可以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他热爱的事。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从业10年,咨询经验5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心理顾问
执业中药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等;家庭教育、家庭系统治疗等;
成人心理咨询:
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职业规划;危机干预;失眠;哀伤处理等;
病症恢复期心理疗愈: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个人成长:
心灵成长、自我关爱与赋能、情绪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提升、亲密关系建设、生涯规划等。
从业19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
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压抑|恐惧|创伤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等
亲密关系:
两性关系|婚姻矛盾|出轨|沟通问题等
青少年心理:
亲子关系|叛逆厌学|学业压力|自卑自闭|家庭教育等
个人成长:人格问题|人际关系|人生探索|原生家庭疗愈等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