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聪明!”
“你真是个天才!”
“你做得太棒了!”
这些是我们常对孩子说的表扬话术,听起来充满爱意,但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却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长期表扬孩子,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削弱他们的抗挫折能力。
相反,鼓励——一种更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的表达方式,却能真正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并在失败时保持韧性。
为什么同样是正向反馈,“表扬”和“鼓励”的效果却截然不同?作为父母或教育者,我们该如何正确运用这两种方式?本文将结合心理学研究、真实案例和实用建议,带你深入理解这一关键教育课题。
斯坦福实验:表扬 vs. 鼓励,结果令人震惊
实验背景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曾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成长型思维”的研究,其中一项实验专门对比了“表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影响。
实验过程
研究人员让两组孩子完成一项拼图任务:
· 第一组 在完成后得到表扬:“你真聪明!”(结果导向)
· 第二组 在完成后得到鼓励:“你刚才很专注,尝试了不同的方法!”(过程导向)
随后,研究人员让孩子们选择:
· 挑战更难的拼图(可能失败,但能学到新东西)
· 重复简单的拼图(确保成功,但学不到新技能)
实验结果
· 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大多数选择了简单的任务,因为他们害怕失败会证明自己“不够聪明”。
· 被鼓励“努力”的孩子:更愿意挑战更难的任务,即使可能失败,他们也认为“尝试本身就是学习”。
结论:表扬(如“你真聪明”)容易让孩子形成“固定型思维”,而鼓励(如“你很努力”)则促进“成长型思维”。
2. 为什么表扬可能有害?
表扬的潜在问题
1.让孩子依赖外部评价
· 经常被表扬“聪明”的孩子,会为了维持“聪明”的形象而回避挑战,害怕犯错。
· 他们做事的动力不再是兴趣或成长,而是为了获得大人的认可。
2.削弱抗挫折能力
·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想:“如果我失败了,是不是说明我不够聪明?”
· 这种心态容易导致“破罐子破摔”——一旦表现不佳,就彻底放弃。
3.忽视努力的过程
· 表扬往往聚焦于结果(如“你考了满分!”),而不是孩子付出的努力或策略。
· 这会让孩子误以为“只有成功才值得肯定”,而忽略过程中的学习价值。
真实案例
· “天才少年”的困境:许多从小被夸“聪明”的孩子,进入高中或大学后,一旦遇到更强的竞争对手,容易陷入自我怀疑,甚至厌学。
· “躺平”心态的根源:部分孩子因为害怕失败后失去“聪明”的标签,干脆选择不努力,以“我没认真学”为借口保护自尊。
鼓励为什么更有效?
鼓励的核心特点
鼓励不同于表扬,它强调的是:
· 过程(“你刚才很专注”)
· 努力(“我看到你反复练习了好几次”)
· 策略(“你换了一种方法,效果不错”)
鼓励的积极影响
1.培养成长型思维
· 孩子会认为:“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失败只是学习的一部分。”
· 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把困难视为成长机会。
2.增强内在动力
· 鼓励让孩子感受到:“我的努力被看见了。”
· 他们会更关注自己的进步,而非仅仅追求外在奖励。
3.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当孩子被鼓励思考“你是怎么做到的?”,他们会复盘自己的方法,形成更成熟的策略。
真实案例
· 运动员的成长:许多顶尖运动员的教练很少说“你真棒”,而是说“你的训练方法很有效”“调整姿势后进步明显”。
· 学霸的秘诀:成绩稳定的学生通常更关注“如何改进”,而非“我是不是最聪明的”。
如何用“鼓励”代替“表扬”?实用话术对比
常见表扬 vs. 有效鼓励
情景:孩子考试得了高分
表扬(结果导向):“你真聪明!”
鼓励(过程导向):“你最近复习得很认真,效果出来了!”
情景:孩子完成一幅画
表扬(结果导向):“你是个小画家!”
鼓励(过程导向):“你用了很多颜色,构图很有创意!”
情景:孩子学会骑自行车
表扬(结果导向):“太棒了,你天生就会!”
鼓励(过程导向):“你摔了好几次都没放弃,现在骑得真稳!"
鼓励的3个关键句式
1.描述具体行为
❌“你真厉害!”
✅“我刚才看到你一直在尝试,没有轻易放弃。”
2.强调努力和策略
❌“你真是个数学天才!”
✅“你用了不同的解题方法,这个思路很棒。”
3.提问引导反思
❌“你做得完美!”
✅“你觉得这次哪里做得比较好?下次可以怎么改进?”
特殊情况:当孩子失败时,如何鼓励?
错误回应
· “没关系,你已经很棒了。”(敷衍)
· “下次一定能考好!”(空洞安慰)
· “为什么别人能考好,你不行?”(打击信心)
正确鼓励方式
1.接纳情绪
“这次没考好,你有点失望吧?”
2.聚焦改进点
“我们一起看看哪些地方可以调整?”
3.强调努力的价值
“失败不代表你不行,而是告诉我们哪里需要多练习。”
结语: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终身成长者”
斯坦福大学的实验提醒我们: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能力,比暂时的成绩更重要。
· 表扬像糖果,偶尔吃很甜,但长期依赖会蛀牙。
· 鼓励像主食,看似平淡,却能提供持续的能量。
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的目标不是让孩子永远成功,而是让他们:
· 敢于挑战,不怕失败;
· 享受过程,而非只求结果;
· 相信努力,而非依赖天赋。
从现在开始,试试用鼓励代替表扬,你可能会发现,孩子比你想象的更强大。
如果你正在经历情绪困扰、压力过大或是关系上的难题,或许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走出困境,以下是我们为你推荐的几位资深心理咨询师,他们在婚姻、家庭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能力。
从业10年,咨询经验5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家庭教育心理顾问
执业中药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焦虑、抑郁、压力、人际关系、厌学、学习动力不足等;家庭教育、家庭系统治疗等;
成人心理咨询:
情绪、压力、人际关系;婚姻情感;职业规划;危机干预;失眠;哀伤处理等;
病症恢复期心理疗愈: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个人成长:
心灵成长、自我关爱与赋能、情绪自我管理、人际关系提升、亲密关系建设、生涯规划等。
从业19年,咨询经验10000+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咨询师
资深家庭教育导师
情绪压力:
焦虑抑郁|强迫|失眠压抑|恐惧|创伤疗愈|双相情感障碍等
亲密关系:
两性关系|婚姻矛盾|出轨|沟通问题等
青少年心理:
亲子关系|叛逆厌学|学业压力|自卑自闭|家庭教育等
个人成长:人格问题|人际关系|人生探索|原生家庭疗愈等
从业11年,咨询经验5000+
爱己心理艺术疗愈师
中科院心理咨询师
叙事绘画治疗师
情绪问题咨询:
自卑|内疚|焦虑|愤怒|悲伤
个人成长:
内向孤僻|缺乏自信|敏感多疑|性格缺陷|人际关系紧张|沟通障碍等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讨好|人际沟通困扰等
你可以通过扫码轻松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背景、预约咨询时间,开启一段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旅程
1.深入了解咨询师的专业资质,选择最适合你的咨询师;
2.随时预约咨询时间,无需等待,高效便捷;
3.开启一对一的深度对话,在安全、私密的环境中释放内心的压力。